“在廈門自貿片區,我們企業已連續多年享受增值稅‘無票免稅’政策紅利,還在企業所得稅上享受跨境電商核定征收優惠。”廈門一家跨境電商負責人表示,“真金白銀”的政策支持,給企業吃下了定心丸,讓未來發展更有信心。
今年3月,財政部、國家稅務總局發布《關于繼續實施離岸貿易印花稅優惠政策的通知》,廈門自貿片區成功獲批離岸轉手買賣免征合同貿易印花稅的試點。
近日,廈門自貿片區發布《廈門自貿區支持離岸貿易加快發展十條舉措》,圍繞金融便利化、數字化賦能、人才保障、監管協同等維度降本增效,為企業提供全鏈條服務支持,進一步優化離岸貿易營商環境,助力企業拓展全球業務,推動廈門自貿片區打造離岸貿易集聚區。
制度創新是廈門自貿片區吸引企業“落地生根”的重要原因,是推動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力。
“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,推動了外匯管理、人民幣國際化和跨境電商等領域的變革發展。”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黨組書記、主任何東寧表示,自2015年掛牌以來,廈門自貿片區,始終堅持以高水平開放為引領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,大膽試、大膽闖、自主改,不斷探索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。
數字化治理能力的提升,是廈門自貿片區近年來制度建設的一大亮點。以廈門海上運輸“單一窗口”為例,其通過數字化采集、云端備份,通關效率和進出港效率雙雙提升。與此同時,自貿片區依托“一帶一路”倡議,打造“平臺+服務”型航運發展機制,構建起覆蓋亞歐、美洲和東南亞多地的綜合物流電子化平臺,既提高了運營效率,也增強了國際合作。
記者了解到,作為東南沿海的重要口岸,廈門港開通186條航線,通達49個國家和地區。在空中,廈門持續推進“絲路飛翔”工程,開通至巴黎、河內、檳城等地的國際客運航線和墨西哥城、紐約、馬尼拉等地的跨境全貨機航線,完善立體化交通體系,為離岸貿易和跨境物流提供堅實支撐。
制度紅利的釋放,更離不開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。近年來,廈門自貿片區圍繞企業關心的“堵點、難點、痛點”,主動部署,加快外商投資準入便利化進程,持續推進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在服務業、制造業等重點領域的深化。
相關負責人介紹,為滿足離岸業務合規需求,廈門還上線“環球供應鏈與離岸貿易金融服務平臺”,有效解決了銀行對貿易真實性核驗的難題,提升了資金流轉效率和業務合規性。
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發展。廈門自貿片區不僅注重制度創新與功能培育協同,更將政策創新與產業導向結合,推動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多元化產業布局。
“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在航運物流和文化貿易領域取得顯著成效,推動了廈門產業的國際化。”廈門自貿片區相關負責人介紹,航運方面,廈門自動化集裝箱碼頭,為企業進出口貨物提供“鏈接”全球的便捷“窗口”;文化貿易方面,依托國家文化出口基地,推動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出口,發揮圖書、游戲等出口優勢,打造了東南亞中國圖書巡回展、海韻游戲視頻出海平臺等多個國家對外文化貿易“千帆出海”項目。
制度創新之下的廈門自貿片區,正加快拓展新興貿易業態,助力中國產品和中國服務更好地走向世界。在這片改革試驗田上,一項項政策紅利持續釋放,一個個創新機制落地生根,正共同勾勒出高水平對外開放下的“廈門樣本”。